close

◎雙聲、疊韻、疊字、衍聲複詞:

1、雙聲:兩個字同聲母 (聲母在上) 。 例如:枇杷 (ㄆ一ˊㄆㄚˊ) 。

2、疊韻:兩個字同韻母。 例如:欄杆 (ㄌㄢˊㄍㄢ) 。

3、疊字:兩個相同的字組成一個詞或者同一個字反覆出現。 例如:潺潺流水、蓊蓊鬱鬱、鼎鼎有名、大吉大利、雨嘩啦嘩啦的下。

4、衍聲複詞:又稱「聯綿 (緜) 詞」,即一組詞是由兩個字所構成,這兩個字具有不可分割的關聯性,必須合併才有意義,倘拆散便失去其意 (這兩個字不可切割,亦即其中任何一個字無法單獨存在) 。例如:徘徊、孑孓、忐忑、鞦韆、骷髏、乒乓、蜈蚣、蘿蔔、葡萄、垃圾..... 。


◎各類修辭技巧:

1、譬喻:又稱「比喻」,凡一個句子中出現譬喻詞藉由外物來描述主體,以凸顯主體的某種特色。


例: (她)真美,(像)朵(玫瑰花)。

喻體 喻詞 喻物(外物)

(主體、主詞)

那河畔的(金柳)(是)夕陽中的(新娘)。

喻體 喻詞 喻依

2、借代:某件事物失去自己的本質,變成另外一件事物使用,而與其本體截然無關。


例:滿街都是檳榔(西施);其本意是吳王夫差之愛妾,在此是指賣檳榔的年輕女孩。


3、轉化:主要是擬人法,將ㄧ切不是人的事物當作人來看有人的思想、情感、語言、動作。


例:狐假虎威、鷸蚌相爭、太陽跟月亮吵了起來。


4、映襯:又稱為「對比」,一正ㄧ反的事物並列,以凸顯其差異。


例:他傻瓜、你聰明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嚴以律己、寬以待人。


5、排比:一連串的句子意思相近,性質ㄧ致,共同形容某一件事,以強烈的表達出其某特點。


例:這姑娘真美,真可說是(婀娜多姿)、(明眸皓齒)、(天生麗質)、(儀態萬千)。

6、夸(誇)飾:形容某件事過於誇張與事實不合,讓人感到荒誕、離譜,可以無限放大,也可以無限縮小。


例:一家烤肉萬家香、千呼萬喚始出來。


7、雙關:ㄧ句話有雙重涵義,一個是本意,一個是衍生意,衍生意與本意無關。


例:道是無晴卻有晴、柚到中秋的季節、中華隊銀得亞軍。


8、示現:將一切並非在現在發生的事描述出來,說得如同歷歷在目,也許是追憶過去,也許是設想未來。


例:去年三月我到了加拿大、今年4月26日之後,我將成為郵局的職員。


9、設問:凡一個句子中提出疑問,不論是否有答案;也許是自問自答,也許是兩者對答。


例: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 社會如此敗壞,未來該怎麼辦?


10、呼告:在一個句子中,呼喊某個人、事、物的名字。


例:各位同志,我們要消滅滿清 報告老師,我作業寫完了 老天,我終於考上了!


11、感嘆:以獨特的呼聲或語調來強調內心的強烈感受,使人產生共鳴。


例:嗚呼!使汝不識詩書,或未必堅貞若是 (袁枚 祭妹文) 。


12、引用:語句中援用別人的話語、典故、俗語等。


例:孟子曰:「吾善養吾浩然之氣。」彼氣有七,吾氣有一,以一敵七,吾何患焉!


13、轉品:將語句中的詞彙,改變其原來的詞性,叫做「轉品」。


例:錦衣玉食—名詞用作形容詞。 (司馬光 訓儉示康)


14、類疊:同一個詞彙、語句,接連重覆地使用著。

例: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。 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;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!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,哀哀父母,生我勞瘁!


15、鑲嵌:在詞語中,故意插入數詞、虛詞、特定詞、同義或異義詞,使音節拉長,語調和緩。用虛詞或數詞為「鑲字」,用特定字為「嵌字」。


例:詠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—此為「鑲字」。

東市買駿馬,西市買鞍韉,南市買轡頭,北市買長鞭。


16、對偶:文句中上下兩句,字數相等,句法相稱,有時還講求平仄相對的修辭法。


例:滿招損,謙受益。 海陵紅粟,倉儲之積靡窮;江浦黃旗,匡復之功何遠!


17、層遞:描述兩種以上事物時,依層層遞進的方式,表達出事物大小輕重的程度,叫做「層遞」。


例: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

18、頂針:文句中,依前ㄧ句的結尾,作為下ㄧ句起頭的修辭法。


例: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孫,孫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孫。


19、回文:語文的上下兩句,詞彙大致相同,但詞序恰好相反。


例: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


20、錯綜:把類疊、對偶、排比、層遞等形式整齊的辭格,以抽換詞面,交錯語次,伸縮文句,變化句式等方式,使其形式參差、詞彙別異的修辭法。


例:聰明的,你告訴我,我們的日子為什麼ㄧ去不復返呢?…… 你,聰明的,告訴我,我們的日子為什麼ㄧ去不復返呢?


21、跳脫:由於心意的急轉,事象的突出,使文句中斷。

arrow
arrow

    yosie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